close
細菌細語
石川雅之(漫畫家)
這次很榮幸的以《もやしもん》獲得第十二回手塚治蟲文化賞的漫畫大賞。
想當初四年前於講談社的青年漫畫雜誌《Evening》展開連載時,
想當初四年前於講談社的青年漫畫雜誌《Evening》展開連載時,
還覺得隨時可能會被腰斬吧,
所以到現在我對於得獎這件事尚沒有實感。
所以到現在我對於得獎這件事尚沒有實感。
一路以來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打拼過來的,
從今以後也想這樣踏實地努力下去。
從今以後也想這樣踏實地努力下去。
書名的『もやし』指的是釀製酒時所使用的麵麴之類的東西,
這部作品的主角是一家從室町年間開業的麵麴屋繼承人,
他有著能夠用肉眼看到細菌的特殊能力。
主角進入了位於東京郊外的農業大學就讀,
在那裡遇見了個性非常強烈的教授與學生們,
伴隨著各式各樣不同的菌類,一起展開的熱鬧校園群像劇,
大致上就是這樣的故事。
一開始是聽說東京農大裡有釀造學科,而當中的學生們在製造日本酒,
『這太超過了! 好像很有趣的樣子就去看看吧!』
這部作品是以這種想法為出發點的。
『這太超過了! 好像很有趣的樣子就去看看吧!』
這部作品是以這種想法為出發點的。
另一方面,
我的老家就在大阪府立大學農學部(現為生命環境科學部)的後方,
我的老家就在大阪府立大學農學部(現為生命環境科學部)的後方,
而我的責任編輯也住在東京農大的旁邊,
小時候聽到馬或豬的叫聲時,
會很有興趣的想說:『牆的那一頭究竟在幹什麼呢?』
因此我會偷偷的在大學食堂裡聽學生們聊天,
一下又跑進漫畫研究社的社辦去問問題,
作一些對於學生生活的取材。
作一些對於學生生活的取材。
結果聽到一些如:
『學園祭時的烤乳豬有夠好吃』、『教授突然開始養猴子了』等,
『學園祭時的烤乳豬有夠好吃』、『教授突然開始養猴子了』等,
這種我聽了會覺得『咦!?』的怪事,
但對學生們來說是極其普通的日常生活。
但對學生們來說是極其普通的日常生活。
之後開始構想農大的學生生活是否能畫成漫畫時,
有機會去觀摩位於和歌山的高垣釀酒廠的酒窖。
從杜氏先生那邊領教了『傾聽細菌的聲音』這件事情,
釀酒時發出的『puchi-puchi』的聲音就是『細菌在向你說話』,
然後邊講『有精神嗎?會不會冷啊?』邊看發酵的狀況。
既然要畫成漫畫的話,我想讓菌類們真的說出『會冷喔』之類的話 ,
讓主角能夠聽見細菌的聲音,也能看見細菌們的臉。
關於細菌我所能說的就是,
它們什麼都沒在考慮只是悠閒地過活著,
而在那之中並沒有善與惡的區別。
而在那之中並沒有善與惡的區別。
釀製酒類也好,製作味增也好,
酵母來到米與大豆所在處而快樂地生活的話,就對人類是有幫助的;
但若是釀出了毒素的話,就會被嫌棄厭惡,
這都是歸咎於人類為了自己方便的自私。
所以在畫漫畫時我並沒有去分別好傢伙或壞傢伙,
一邊塑造可愛的角色,而一邊注意著內容不能僅是可愛而已。
其實在連載之前的準備期間並不長,
是在連載第一回之後不久才真格的開始學習有關菌類的知識,
這樣撩下去真的很不簡單。
借了大學圖書館的資料來讀,
菌類與微生物學的書上寫滿了一堆像是咒文的記號與公式,
我不禁擔心『真的畫得下去嗎?』
即使如此,困難的事就交給學生和老師們去處理就好,
我本來就是外行人,而漫畫本來也只是娛樂,
盡量用簡單的概念畫出易懂又有趣的部份應該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我去了酒廠和味增廠,
也去了大學中的釀造學科看他們製酒,
用漫畫畫出我自己覺得有趣的地方。
比起要去理解複雜的分子式,
『在你身旁飄浮的某些物質可以製作出你最喜歡的啤酒喔。』
能成功傳達這種事的話,讀者們也就會願意閱讀了。
主角的老家也是如此,
以前每個街坊都會有家麵麴店,
一般家庭會來買菌種,然後在家裡自行手工製作醬油或味增。
不同的家中菌類會稍微不同,
而且附著在媽媽的手上的菌種也都不一樣,
所以每家做出的味增都有不同的味道 ,那正是老媽的味道。
不同的菌與人的手藝所做出來的美味,
比起現今,是不是往昔時更加多采多姿呢,
我邊畫這部作品邊想著這件事。
透過作品能是更加瞭解菌類沒錯,
但我並不希望讀者們去做進一步的學習,
因為是漫畫,能夠愉快地閱讀是最好的,
『變得很有用處喔!』『頭腦變聰明了!』
我聽到這些話的話,會想很說『你們搞錯重點了。』
在PUB裡得意地講著關於納豆的豐富知識的男生,一定沒人要的啦。
-------------------------------------------------------------------
原文出自《文藝春秋》2008年10月號 ─ 菌はささやく‧石川雅之
原文出自《文藝春秋》2008年10月號 ─ 菌はささやく‧石川雅之
全站熱搜